《TYPE, Who you are, where to go》
- 和容 蘇
- 2020年11月19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已更新:2020年11月30日
創作者暑期於台南農村——仕安社區實習,了解當地20至30歲青年之現況後,談及工作與生活狀態都深有所感。當地青年包含本地返鄉之青年與外地之青年,不同類型與背景之青年有不同之人生發展,於社區之角色也不同,所面對之上一代之間的問題與工作上態度也不同,但似乎對某些人、事、物的觀點與行為反應會有所共鳴。
近年媒體常提到台灣青年出走之現象,但仍有許多青年選擇留在台灣甚至是回到農村,不論是出國或返鄉可能都是在尋找新的可能性,也可能只是在找回舒適圈。有些上一代認為年輕人出國去闖一闖是必須的,有些則認為是人才外流嚴重,從而去尋找台灣的問題在哪裡,但青年自己的觀點呢?對於出國與待在台灣或是到農村的同輩或是自己的看法為何。
創作者從一些已經畢業在外的多年的青年們,了解到他們對自己所處現況與台灣發展的看法,也更好奇於其他同輩即將畢業的同學們與畢業後有些特別創新作為的青年們的現況與觀點,尤其是在近年國際間特別重視之創業與社會創新相關領域之青年。
● 作品
無作品。
● 成果報告書
組員|王馨培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