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動研究方法探討勞工生活狀態及工作工作狀態》
- 和容 蘇
- 2021年3月24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近年來勞動工作者(以下簡稱勞工)問題發生頻繁,根據 行政院主總計處統計 101 年 8 月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每人 月平均經常性薪資為 37,222 元,較上月減少 0.57%;若與上年同月比較則增 0.56%。8 月平均薪資(含經常性與非經 常性薪資)為 41,838 元,較上月減少 1.58%,若與上年同 月比較亦減 1.24%,以目前狀況來說勞工薪資普遍減少,另 外,根據東森新聞報導指出全台灣有超過半數勞工加過班,一天工作超過 12 小時的勞工,比例更高達 27%,也就是有 178 萬人超時工作,這樣的勞工問題,另我們開始為最基層 的勞工憂心。
另外根據富比世及天下雜誌指出台灣每月月薪在 2 萬元 以下的勞工數,長期維持在 100 萬人左右,月薪 3 萬元以下 的,佔就業人口比例高達 42.8%,有 350 萬人,這樣的薪資 結構,是台灣的大部分人口組成結構。
基於以上問題,本研究在高雄地區選擇四位不同職業及 性別的勞工,分別是:兩位小吃店店員、一位機車修理員及 一位裝潢師傅,並以行動研究法為基底,透過文獻探討、採訪、影像記錄等過程,探討勞工生活狀態,及工作狀態,藉 此以不同角度更了解勞工辛勞。
● 作品
作者|林宛蓁
指導老師|李昱宏 老師
Comments